有人問我巴黎
關於巴黎,先貼舊文一篇。
(刊於2004年12月19日香港《明報》)
巴黎,流動的街,流動的人
是這樣的,班雅明想必不是為了要建構甚麼文化理論而出門去逛街,他定必是先給街吸引了,其後鎮日流連忘返。
何況那是巴黎的街。
西西在她的長篇小說《候鳥》裡塑造的小女孩素素,每天下課後回家的路上,總是要在街上蹓躂好久,一家店子挨一家店子的仔細看個夠,看人家怎樣賣麵賣餅,像看新奇玩意兒般看個透徹。這樣的童年,這樣的街頭,七彩繽紛且又極富生趣。後來戰爭來了,街上靜了,這些充滿庶民生命力的營生不得已沉寂下來,素素不能再跑到街上去。時代如此悄悄易換場景,最先是從街頭開始的。
我在巴黎,也常耗費許多時間在街上蹓躂。學校在拉丁區,離家不遠,走路可達,於是上下課的時候,總挑不同的路徑,用走的,一步一步把巴黎的街記認下來。在半路上又往往輕易給甚麼事甚麼人吸引住,駐足細看,像童年的素素那樣稍不為意即迷墮於平凡而趣意盎然的街頭氛圍裡,待回過神來,方覺時光倏逝,天已黑下來,街燈亮起。
若把耳目關掉,不管在多麼迷人的街上,也不會感受到甚麼。愛上巴黎的街,不需要太多理論,只需要感受。
街就是街,是民間的,生活的,純感官的。街雖規範著行人,可倒過來行街的人也規範著街,形塑著它們的色香味、功能與活力。街是城市生命的布景與倒影。一座死氣沉沉的城市,無法孕育與經營得起七彩繽紛、富有日常生趣的街頭。
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海明威說的。這句話幾成濫調。但在巴黎,真沒甚麼所謂,她的文化底層夠厚,可支撐再多的濫調。這席饗宴從餐桌上的酒酣肉香之中溢出,一直流瀉至她的大街小巷。從沒歇止。
當然這裡也有路直又寬、車輪如水流奔馳而過、似乎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大街道,如大街(avenue),如大道(boulevard),建築物的巨大影子投射在地上,驟看起來,人渺小得彷彿沒有安身立命的位置嗎?不是的。路雖是寬大廣闊,卻並不冷落人,行人仍是可從容穿插散步其上。有時我走大路,可以一直從右岸繁華的香榭麗舍大道走,過橋至左岸的聖日耳曼大道,再踱至聖米榭爾大道,深入拉丁區腹地,而漸進至蒙帕拿斯大道。這樣走一趟,步履幾乎覆蓋了半個小巴黎,途中從不需像老鼠一樣鑽進地底隧道,也不用爬上天橋而讓路面成了車子的專用跑道。我總是,腳踏實地走著,感受著,與街頭無比親近。
他們在咖啡店門外放幾張桌子、椅子,讓大街成了舞台的背景。產生哲學、思潮、文化、時尚,以及悠閒。街因此也是自由的、放鬆的,像半個家一樣,半私密,半開放。聖日耳曼大道上的一排排咖啡座椅,使大道變成一個開放式的露天沙龍。城市規劃者規劃畢直大道,而巴黎人用自己的方式,為大道注入個性、闢出喘息空間、抗衡壓頂的大施政。
於是,又有許多曲折蜿蜒的街(rue),還有小路、窄巷、院子、堤道、廣場,互相交疊延綿幻變出細密豐盈的巴黎街道網,緊緊牽繫著巴黎人的日常生活。生活即是哲學。而街頭,從來是哲學的泉源。
他們用音樂家、哲學家、文學家、畫家、導演的名字命名道路,用得十分慷慨而隨意,既不張揚,也不煞有介事。當我在一個新開發的河邊小區,發現有一條小街叫杜魯福的時候,實在由衷感激她含蓄的深情。又如那個叫大仲馬的街頭所在,竟是一個人聲鼎沸的市場,有一天我去逛,賣家用品的檔口掛出一條條鮮豔的桌布,映照著大太陽下眾生歡鬧,這幕浮世風景,料想亦會為大仲馬所喜。
既然有市場,就更有了逛街的緣由。在亞熱帶的香港長大,我對市場的既定印象,從來是濕、滑、黏、帶點髒帶點亂,魚檔總是極腥(彷彿不腥就不是真正的魚檔),肉檔總是血水淋漓,雞檔總是到處甩毛,這美其名是文化特色(既然是文化,也就不忍心割捨)。後來知道市場還可以另一種面貌呈現,不是必得轉移陣地到貨架亮麗的超級市場。
巴黎的市場,便常叫我讚歎。比如有每周營業兩天的市場,或許是星期三早上和周六早上(如蒙帕拿斯的市場),開檔前一天晚上,就有人先來搭好一支支鐵架,待翌日大清早一眾商販開市,各自把菜蔬、魚、肉、家用品等貨品逐一排列整齊有序,地上不濕不滑也不髒,大街上滿滿的檔滿滿的人,喧喧嚷嚷買買賣賣至下午一時多,市販要收檔了,也是收拾得乾乾淨淨的,不留垃圾。人盡散去,竟然像變魔術般不著痕跡。
我尤其喜歡逛市場,看商販幹活時手腳明快,不忙時來個寒暄問候,買賣完畢後互祝「今天愉快」,這類瑣細的人際交往好像很例牌、很形式化,卻是日常生活的底色。巴黎人極珍視他們這些傳統的生活底色,因此雖然像所有現代都市那樣無可避免出現大型百貨公司及超市取代街頭小商店、雜貨店的情況,但仍是有許多小商店存留下來。
像穆芙塔街(rue Mouffetard),就是一條迷人的小街。在拉丁區心臟地帶蜿蜒如一條幼窄的管脈,從北面一個小圓形廣場為始(巴爾札克和海明威都曾描寫過這廣場),直往南伸延至一座老教堂為終,其中一段碎石小路禁行車,為行人專用區。小街的歷史可上溯至中世紀,算來是巴黎最老的街道之一。街上傳統商店甚多,有專賣芝士類食品的,賣酒的,賣糕餅的,賣麵包的,賣鵝肝醬的,賣橄欖油的,賣魚的,賣水果的,賣咖啡的,各有各的特色。一家店子挨一家店子的細看,看人也看物,一扇窗一道欄一盞燈一本書,生活的饗宴流動不息,別怪我忘了歸途。
後記:
出於一點個人的私心,特別想提提穆芙塔街上一家小型社區圖書館。連地庫合共只有四層,可是藏書甚豐,有一整層的文學類書籍,樓上還有可借唱片的視廳室,氣氛自由開放,佈告版上貼滿巴黎市的免費音樂會資料,古典與流行兼容。大廳一面落地大窗,開向種滿綠樹的小庭院,還有天窗設計,感覺開揚。館員態度親切而專業,有時忙裡偷閒跟讀者閒話家常,交換讀書心得。從紛擾的穆芙塔街走進來,找一個有自然光的角落看看書,人就靜下心來。
穆芙塔街有時會讓我想起香港的上海街,那裡同樣(曾經)有歷史,(曾經)有很多特色的商店,這街角圖書館也讓我想起童年常去的油麻地公立圖書館,十分微小,卻恰如其份地供給社區足夠的精神食糧。因而,得悉上海街空降了一個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巨獸狀大型商場,心裡著實惆悵,也氣規劃者的粗心,以及對庶民生活的不了解、不珍惜。巴黎並不完美,可是她把人放在思考的重心,這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刊於2004年12月19日香港《明報》)
巴黎,流動的街,流動的人
是這樣的,班雅明想必不是為了要建構甚麼文化理論而出門去逛街,他定必是先給街吸引了,其後鎮日流連忘返。
何況那是巴黎的街。
西西在她的長篇小說《候鳥》裡塑造的小女孩素素,每天下課後回家的路上,總是要在街上蹓躂好久,一家店子挨一家店子的仔細看個夠,看人家怎樣賣麵賣餅,像看新奇玩意兒般看個透徹。這樣的童年,這樣的街頭,七彩繽紛且又極富生趣。後來戰爭來了,街上靜了,這些充滿庶民生命力的營生不得已沉寂下來,素素不能再跑到街上去。時代如此悄悄易換場景,最先是從街頭開始的。
我在巴黎,也常耗費許多時間在街上蹓躂。學校在拉丁區,離家不遠,走路可達,於是上下課的時候,總挑不同的路徑,用走的,一步一步把巴黎的街記認下來。在半路上又往往輕易給甚麼事甚麼人吸引住,駐足細看,像童年的素素那樣稍不為意即迷墮於平凡而趣意盎然的街頭氛圍裡,待回過神來,方覺時光倏逝,天已黑下來,街燈亮起。
若把耳目關掉,不管在多麼迷人的街上,也不會感受到甚麼。愛上巴黎的街,不需要太多理論,只需要感受。
街就是街,是民間的,生活的,純感官的。街雖規範著行人,可倒過來行街的人也規範著街,形塑著它們的色香味、功能與活力。街是城市生命的布景與倒影。一座死氣沉沉的城市,無法孕育與經營得起七彩繽紛、富有日常生趣的街頭。
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海明威說的。這句話幾成濫調。但在巴黎,真沒甚麼所謂,她的文化底層夠厚,可支撐再多的濫調。這席饗宴從餐桌上的酒酣肉香之中溢出,一直流瀉至她的大街小巷。從沒歇止。
當然這裡也有路直又寬、車輪如水流奔馳而過、似乎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大街道,如大街(avenue),如大道(boulevard),建築物的巨大影子投射在地上,驟看起來,人渺小得彷彿沒有安身立命的位置嗎?不是的。路雖是寬大廣闊,卻並不冷落人,行人仍是可從容穿插散步其上。有時我走大路,可以一直從右岸繁華的香榭麗舍大道走,過橋至左岸的聖日耳曼大道,再踱至聖米榭爾大道,深入拉丁區腹地,而漸進至蒙帕拿斯大道。這樣走一趟,步履幾乎覆蓋了半個小巴黎,途中從不需像老鼠一樣鑽進地底隧道,也不用爬上天橋而讓路面成了車子的專用跑道。我總是,腳踏實地走著,感受著,與街頭無比親近。
他們在咖啡店門外放幾張桌子、椅子,讓大街成了舞台的背景。產生哲學、思潮、文化、時尚,以及悠閒。街因此也是自由的、放鬆的,像半個家一樣,半私密,半開放。聖日耳曼大道上的一排排咖啡座椅,使大道變成一個開放式的露天沙龍。城市規劃者規劃畢直大道,而巴黎人用自己的方式,為大道注入個性、闢出喘息空間、抗衡壓頂的大施政。
於是,又有許多曲折蜿蜒的街(rue),還有小路、窄巷、院子、堤道、廣場,互相交疊延綿幻變出細密豐盈的巴黎街道網,緊緊牽繫著巴黎人的日常生活。生活即是哲學。而街頭,從來是哲學的泉源。
他們用音樂家、哲學家、文學家、畫家、導演的名字命名道路,用得十分慷慨而隨意,既不張揚,也不煞有介事。當我在一個新開發的河邊小區,發現有一條小街叫杜魯福的時候,實在由衷感激她含蓄的深情。又如那個叫大仲馬的街頭所在,竟是一個人聲鼎沸的市場,有一天我去逛,賣家用品的檔口掛出一條條鮮豔的桌布,映照著大太陽下眾生歡鬧,這幕浮世風景,料想亦會為大仲馬所喜。
既然有市場,就更有了逛街的緣由。在亞熱帶的香港長大,我對市場的既定印象,從來是濕、滑、黏、帶點髒帶點亂,魚檔總是極腥(彷彿不腥就不是真正的魚檔),肉檔總是血水淋漓,雞檔總是到處甩毛,這美其名是文化特色(既然是文化,也就不忍心割捨)。後來知道市場還可以另一種面貌呈現,不是必得轉移陣地到貨架亮麗的超級市場。
巴黎的市場,便常叫我讚歎。比如有每周營業兩天的市場,或許是星期三早上和周六早上(如蒙帕拿斯的市場),開檔前一天晚上,就有人先來搭好一支支鐵架,待翌日大清早一眾商販開市,各自把菜蔬、魚、肉、家用品等貨品逐一排列整齊有序,地上不濕不滑也不髒,大街上滿滿的檔滿滿的人,喧喧嚷嚷買買賣賣至下午一時多,市販要收檔了,也是收拾得乾乾淨淨的,不留垃圾。人盡散去,竟然像變魔術般不著痕跡。
我尤其喜歡逛市場,看商販幹活時手腳明快,不忙時來個寒暄問候,買賣完畢後互祝「今天愉快」,這類瑣細的人際交往好像很例牌、很形式化,卻是日常生活的底色。巴黎人極珍視他們這些傳統的生活底色,因此雖然像所有現代都市那樣無可避免出現大型百貨公司及超市取代街頭小商店、雜貨店的情況,但仍是有許多小商店存留下來。
像穆芙塔街(rue Mouffetard),就是一條迷人的小街。在拉丁區心臟地帶蜿蜒如一條幼窄的管脈,從北面一個小圓形廣場為始(巴爾札克和海明威都曾描寫過這廣場),直往南伸延至一座老教堂為終,其中一段碎石小路禁行車,為行人專用區。小街的歷史可上溯至中世紀,算來是巴黎最老的街道之一。街上傳統商店甚多,有專賣芝士類食品的,賣酒的,賣糕餅的,賣麵包的,賣鵝肝醬的,賣橄欖油的,賣魚的,賣水果的,賣咖啡的,各有各的特色。一家店子挨一家店子的細看,看人也看物,一扇窗一道欄一盞燈一本書,生活的饗宴流動不息,別怪我忘了歸途。
後記:
出於一點個人的私心,特別想提提穆芙塔街上一家小型社區圖書館。連地庫合共只有四層,可是藏書甚豐,有一整層的文學類書籍,樓上還有可借唱片的視廳室,氣氛自由開放,佈告版上貼滿巴黎市的免費音樂會資料,古典與流行兼容。大廳一面落地大窗,開向種滿綠樹的小庭院,還有天窗設計,感覺開揚。館員態度親切而專業,有時忙裡偷閒跟讀者閒話家常,交換讀書心得。從紛擾的穆芙塔街走進來,找一個有自然光的角落看看書,人就靜下心來。
穆芙塔街有時會讓我想起香港的上海街,那裡同樣(曾經)有歷史,(曾經)有很多特色的商店,這街角圖書館也讓我想起童年常去的油麻地公立圖書館,十分微小,卻恰如其份地供給社區足夠的精神食糧。因而,得悉上海街空降了一個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巨獸狀大型商場,心裡著實惆悵,也氣規劃者的粗心,以及對庶民生活的不了解、不珍惜。巴黎並不完美,可是她把人放在思考的重心,這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2 Comments:
oh,令人嚮往巴黎生活,好像before sunset的街景啊!
巴黎真像一齣大型的teatre我有同感!而且每天還不時上演各式各樣的劇碼.這半年大概是我從古至今看過最多怪事的半年!!!這也是她讓我無法抗拒的原因吧?
Post a Comment
<< Home